中国信通院:16个省市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

7月7日-9日,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在7月8日的开幕式及高峰论坛上,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有16个省市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

报告认为,我国已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字经济战略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数字经济形成系统部署,数字经济顶层战略规划体系渐趋完备,行业与地方形成落实相关战略部署的系统合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具备较强的政策制度优势。研究显示,超过半数省市出台数字经济相关规划,涵盖“数字经济”“数字政府”等领域。2022年,共有31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数字化发展目标和举措。

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按中国信通院的研究结构,数字经济包括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能方面。

其中,产业数字化继续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占GDP比重为7.3%,数字产业化发展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

2021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加速发展。

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平稳推进。从规模看,2021年有16个省市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较2021年增加3个,这些省市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安徽、重庆、江西、辽宁等。

从占比看,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数字经济已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数字经济GDP占比已超过50%。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数据价值化正沿着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阶段权利推进,数据价值挖掘的探索更加深入。基于数据采集、标注、分析、存储等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链的数据资源化进程不断深化。数据资产化探索逐步深化,数据确权在顶层规划中有序推进,数据定价、交易流通等重启探索,迎来新一轮建设热潮。

据悉,报告在延续以往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最新态势量化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首次研究我国各地区ICT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投入关联关系,首次研究我国120个三线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空间格局。

点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