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21数字化转型发展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银保监会统信部骆絮飞副主任在“关于银行和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思考”的主题发言中表示,目前,银行保险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获客、风控、营销等银行业的核心环节,保险机构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风控、精算、核保理赔服务水平,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生态圈逐步建立,银行保险业从信息化逐步向移动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迈进。但是,不同类型的机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要探索特色化的路径,大型机构要加强对中小机构的技术服务和输出,破解中小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困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放缓、人口红利消失、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结构调整、经营转型的巨大压力,而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化解发展痛点的关键抓手。骆絮飞表示,数字化新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全面深刻应用能够助力金融机构打造连接产业端和消费端的金融新应用、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优化金融服务供给结构、提高金融服务供给质量、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新动能。同时,只有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和经济数字化程度的匹配,金融行业才能融入经济发展大潮,为实体经济之树浇灌源源活水,同时金融服务触达社会的各行各业,通过金融开放、信息基础资源、共享科技服务、合作建立生态等方式,金融的数字化进程可以进一步向产业延伸,为产业助力,能够汇聚消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多种生产要素,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经济建设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作用。
演讲中,骆絮飞对推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数字化转型不单单是信息化的过程,不单单是信息攻关、技术攻关,而是企业整体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组织机制、业务模式的变革,是向以数据洞察需求、以数据驱动经营管理决策的方向性转变。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首先要从企业层面统一思想、转变思维,以业务的变革为核心,推动业务与技术形成共识与合力,利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攻关与突破。要制定企业级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进行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明确转型方向、目标和重点,不同类型的机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要探索特色化的路径,大型机构要加强对中小机构的技术服务和输出,破解中小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困局。
二是建立敏捷组织。采用个人敏捷、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打破部门壁垒,探索建设企业内跨部门的联合团队、新型数字化组织,建立敏捷工作机制,在资源灵活配置方面取得突破。加强业务与科技、总部与分支机构的联动,提高数字化运营和对客户端到端的服务能力。
三是增强数据驱动。利用数据的能力是实现机构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如何用好数据、发挥数据要素的倍增作用将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银行保险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驱动作用,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要制定大数据的发展战略,明确数据的应用目标和实施路径,加强经营场景的数据分析和数据规模化应用,以价值为导向实现应用落地和业务能力提升。要构建企业级的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加强数据治理,促进数据贯通与融合共享。
四是重塑业务体系。要以客户为中心,深化金融应用场景,促进金融服务与生产生活场景的深入融合,推动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建设。要打通数字化服务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完整的服务体系。要加强对新的形势下产业、行业、商业模式、金融生态变化的分析,研究业务发展趋势,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强业务模式的创新和数字化风控能力的提升。
五是IT要实现高效供给。要优化架构、夯实技术平台底座,建立信息技术设施的弹性调度、快速交付能力,支持海量业务和敏捷创新。要加强核心性掌控和高端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大规模敏捷研发、大规模技术工程的管理能力。新技术进入具体应用领域,规模化的应用时间周期越来越短,银行保险机构要构建起持续的关注新技术,并能够将新技术快速应用到产品服务中的能力,同时要注意降低技术组合应用的复杂性。
六是强化风险防控。数字化转型当中还要加强战略风险、价值链管控风险、算法模型风险的管控,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强化隐私保护,降低信息泄露风险,适应创新风控手段推动风险管控自动化和智能化。目前银保监会正在组织制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监管政策,进一步推动行业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实现机构赋能、行业赋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明确对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的风险管理要求,守住风险底线。
- 现代摩比斯选择BlackBerry QNX,驱动下一代数字座舱平台 – 2024年11月7日
- 劲升逻辑与多家中企于进博会签署合作协议,共筑智慧贸易新未来 – 2024年11月6日
- MODIFI贸德飞获三井住友银行(SMBC)战略投资,助推亚洲中小企业出口增长 – 2024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