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启动“紫领工程”,聚焦培养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

2月5日,联想集团宣布正式启动“紫领工程”。联想将携手供应链、合作伙伴、地方高校与职业院校,通过学生培养及升级在职培训、开展专业课及实训课程、推出教学培训方案等工作,全面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人才的技能成长和实践创新能力,并对外赋能行业人才生态。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和首席市场官乔健表示:“‘紫领工程’旨在培养智能制造领域既熟悉实际制造流程又了解相应技术理论,兼具动手操作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整合集团资源,并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培养紫领人才,将共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生态圈,为新IT时代培养智能制造中坚力量。”

制造业转型升级 联想赋能新时代“紫领”人才培养

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将会是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国际制造业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报告中将员工培训列为削弱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三大因素之一。行业普遍认为中美两国制造业的现状中,两国产业工人队伍的劳动技能水平或将成为双方制造业领域竞争中的“胜负手”,若中国能抓住员工培养这一核心,有望在两国博弈中占据主动。

在这一形势下,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紧缺、现有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的现象不容忽视。麦肯锡在今年一月发布的《中国的技能转型》报告中提出,到2030年,多达2.2亿中国劳动者(占劳动力队伍的30%)可能因自动化技术的影响而变更职业。这些群体获得技能发展的资源和渠道较为有限,因此中国或将需要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多支持。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早在2017年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就指出,“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类人才到2025年的缺口预计达到950万人。时代迫切需要一批既了解生产制造流程,又具备AI、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人才队伍。

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 (单位:万人)

《联想启动“紫领工程”,聚焦培养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来源: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共同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为此,教育部、人社部等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鼓励企业为社会培养职业技能人才。联想作为此次大赛高级战略合作伙伴,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帮助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联想“紫领工程”应运而生:“紫领工程”将充分整合包括联想供应链、数据智能事业部、联想创投生态、联想教育等在内的联想集团资源,旨在为社会和制造业培养既不同于白领,也不同于蓝领,而是在智能制造领域急需的复合型紫领人才——他们是智能变革的实践者、受益者和赋能者。

“‘紫领工程’是业内首个在‘后疫情’时代启动,旨在培养新IT智能制造人才的工程,是业内首个由具备‘端-边-云-网-智’全要素的企业发起,旨在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工程;也是业内首个集企业内训、供应链上下游人才合作、校企合作之力于一身的人才培养工程。”乔健总结道。

联想对“紫领工程”的大胆探索,源自其在智能化领域的多年深耕。联想此前提出的3S战略——即从智能物联网(Smart IoT)、智能基础架构(Smart Infrastructure),行业智能(Smart Vertical)三个维度入手,赋能智能化建设。同时,联想历经多年积累,已具备了“端-边-云-网-智”各项要素资产,并拥有国内最大最领先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为中国社会和各行各业培养人才、推动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做好了充分积累和准备。

多种培训机会助力员工长期发展

据统计,每年入职联想各个生产基地的员工高达上万人。“紫领工程”的启动,首先为联想内部员工再培训、实现技能升级提供了新动能,进而辐射工厂所在地社群。

联想时时刻刻帮助内部员工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和智能制造知识。新员工来到联想,都会参加厂级、部门级和班组级的三轮系统培训,在熟悉联想集团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之余,还将了解工艺流程、具体作业要求、注意事项、技能技巧等。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联想各产业基地陆续得以应用,联想将进一步加大在职培训力度,帮助新老员工迅速学习新知识、熟悉新流程、达到新标准,将最新的智能技术与日常业务紧密结合,实现更高效的生产。

除了内部培训之外,联想还将积极探寻与高校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联想员工的教育水平,以更好应对智能化时代对制造业人才的需求。目前,此类合作统称为“圆梦计划”或学历提升计划。联想遍布全国各地的工程人员中已有572人报名加入该计划。一些优秀的联想员工甚至顺利取得了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毕业证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以联想武汉工厂为例,工厂与武汉各高校展开合作,为员工提供便捷的教育平台,帮助员工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在财政方面,志愿前往高校提升学历的员工可以获得每人6800元到7200元的入学补助,学习成绩优异者还能够额外获得2000元奖励。在人力资源方面,武汉工厂还会定期组织经验分享,帮助志愿加入的员工克服“工学矛盾”,鼓励员工报名参与。此外,在学习环境方面,报名员工在经历2到3年网络课程学习后,可通过期末在线考试或高校来工厂内组织的线下专业考试取得成绩,十分便利。

与此同时,联想各生产基地也在开门纳客,与江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合作,签约“实践与就业基地”、组织同学来工厂参观、接受实训,让广大的同学们对于工厂的技术和生产情况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培养智能制造后备军。

“全联想”专业共建模式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应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联想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先行者。自2003年以来,联想教育已经与全国几百所职业院校建立了成熟的合作模式,将联想的智能制造产业转化为IT专业课程,传授给莘莘学子。近年来,联想以中国职业院校的现状和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其行业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实训室建设及职业素养培训等一系列课程体系,提供以智能终端运维、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业智能等方向的专业课程。

“紫领工程”的启动标志着联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经进入新阶段。联想将着力打造其独有的以“软实力(内涵)建设为主”、“行业权威的IT人才培养认证体系”、“基于工作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工业化标准的实训中心”、“‘校中企’教学+实训+实习”为特色的,涵盖中职、中高职3+2贯通模式、高职的全联想(全过程+全育人+全质量保障)专业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联想将企业管理实践与院校管理实践相结合,服务于教师,形成“多阶段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搭建惠及校长、中层、班主任教师的“素质建设”服务。联想已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以及国家首批提质培优计划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

当前,内外并举的联想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以联想教育推出的数据中心课程为例,依托在云计算运维领域的优势,结合联想服务体系的技术积累,联想已成为《云计算中心运维服务》、《智能制造现场数据采集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三个“1+X”证书试点单位。在云计算人才培养方面,联想已经有10年的内部经验以及7年的校企合作经验。截至2020年,已经有7000多名社招人员通过培养及能力认证考试,进入到联想数据中心服务岗位。联想教育以技能认证等方式积极向行业和社会培养及输送紫领人才。

展望未来,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教育总裁李祥林谈到:“联想希望通过‘政校行企’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基于产业学院等合作模式,以真实案例作为基础,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领域,从人才标准制定、专业共建、师资培养、教学设计、课程开发、实训开发、促进就业等多方面出发,与中国院校进行合作,实现行业与专业对接、生产与教学对接、岗位与课程对接,形成企业、院校、学生三赢的人才供给链,助力中国教育改革。”

点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