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创新:多家银行打造“开放银行”

不少业内人士都将2018年看作是中国开放银行的元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已经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的银行中,有不少银行提到“开放银行”,甚至将“开放银行”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措施之一。

多家银行打造“开放银行”

随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客户对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银行的服务路径在不断发生变化;从Bank1.0时代服务随着网点走到Bank4.0时代金融嵌入生活,银行逐渐由一种提供服务的实体,发展为金融服务无形化,直接嵌入至各种生活场景。

在这种服务生态中,银行把自身的金融服务,通过接口开放给其他市场参与者。通过开放自身金融服务API给第三方使用的这种银行,被称为“开放银行”。

“开放银行”的出现无疑给传统金融行业带了新的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已经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的银行中,不少银行都提及“开放银行”。

建设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基于建行云搭建开放银行服务平台,通过标准、高效的方式,把本行的金融服务、数据服务嵌入第三方,将银行业务扩展到社会生活场景的各方面。

中信银行称,中信百信银行“O+O”、“B+B”(线上+线下,商业+银行)的开放银行发展模式经受了市场检验,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浦发银行称,2018年,我们科技引领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加快数字化转型,在业内首发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首推集成式VTM(远程视频柜员机),建设浦发主导的O2O数字化生态圈。

平安银行表示,加强与行外第三方流量平台、机构进行合作,全面输出综合金融账户能力,以开放银行体系打造零售业务发展新动能,快速提升银行基础客户规模。

为什么传统银行纷纷选择拥抱“开放银行”呢?

兴业数金总裁助理陈旭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合作伙伴来讲,“开放银行”丰富了它的服务手段。同时,互联网企业对于行业端的伙伴,触达能力其实没有银行强;对于银行来讲,这是一条突破的路径。以支付来说,我们认为银行已经大幅度的落后于互联网的巨头。但是通过开放银行和企业端或者是商业生态端的伙伴一起,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让银行会走在前面。

此外,兴业数金开放银行平台总监方绍全表示,对银行而言,可有效推动获客引流,并大幅提升监管效率;对物流行业客户而言,仅需通过产品升级或者开通服务等方式在线实时结算以及信贷等相关功能,这种无缝衔接式的服务体验极大地缩短了业务上线的时间,降低了前期成本投入。

“开放银行”不能照搬欧美做法

“开放银行”在国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国外发展得又怎样?实际上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全球各地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其中欧洲、美国尤为强劲。

2004年,国际支付公司paypal推出了paypal API,“开放银行”的实践由此开启。

2013年,西班牙对外银行(简称BBVA)开始向开发者开放数据和接口。2017年5月,BBVA的API接口对西班牙客户正式开放,涉及零售用户服务、企业信息服务等。

花旗银行2016年11月开放出包括用户账户、授权、转账、信用卡、花旗点数等API。开发者能方便快捷的通过花旗银行API模块“拼凑”出想要的金融应用程序。

据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的新生态圈将出现在总收入池约60万亿美元的12大传统产业之中,当前许多国际领先银行已挑选其擅长领域开始了生态圈的发展。

从政府和监管层面来看,英国政府的竞争和市场委员会从2016年便开始主导Open Banking计划,此后,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也相继加入“开放银行”监管阵营。

虽然,国外“开放银行”已经探索了10余年,但是并不能照搬国外开放银行的做法。

陈旭群表示,开放什么?也有人简单描述,开放的就是数据。如果是欧洲,有客户授权,银行应该把他的数据开放出来,有协议保证,客户是数据的所有权人,他有这个意愿,你就开放给他的服务商。但是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如果简单的照抄美国、欧洲的做法,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点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